土壤质量是评价土壤功能的综合指标,其核心三要素为保持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和促进生物健康。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全球最典型的新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受水文过程、植被类型、土地垦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域内土壤质量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目前,对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属于热点研究。
研究院滨海湿地生态过程与修复研究团队基于14项土壤理化指标,应用MDS建立数据集,结合植被类型与土壤深度,使用模糊逻辑函数,在同一框架下对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和垦殖湿地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同时,对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并提取影响区域土壤质量的核心因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质量随植被类型变化由内陆核心向沿海边缘呈下降趋势,随土壤深度自表层至底层呈下降趋势。垦殖湿地的土壤质量显著高于自然湿地,表明农业开垦可显著改变自然分布,成为影响区域土壤质量的首要因素。对比检验结果显示,MDS方法在减少数据冗余的同时,对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具有较高的评价可信度,可应用于滨海湿地土壤质量的相关研究。今后的研究应充分关注区域生物因子的分布,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类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基于环境指标和生物指标构建区域土壤质量空间分布模型,以实现对滨海湿地土壤质量特征和关键影响因子的系统认识和发展预估。
该成果以“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quality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tland”为题发表在二区期刊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IF:4.493)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06218、U2006215)(41871087、42171111)和“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蓝黄两区滨海资源与环境团队”等项目的支持。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