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基金-山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黄河三角洲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网络构建及其资源环境效应(U1806218,2019-2022)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最年轻的国土、最完整的河口湿地,具有强烈的淤积作用, 拥有大面积的芦苇、滩涂和水域,是 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为大型涉禽类提供食物与栖息地庇护。
其突出的生态问题表现为在海水入侵、海岸蚀退、道路交通、石油开发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自然湿地不断退化、萎缩等。
生态网络是基于物种生境适宜性及土地利用/覆盖现状构建的由栖息地及连通廊道构成的网络,可以深入影响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结构与功能。湿地修复是不可能把已经退化/受损的湿地修复到原始自然状态,而更为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湿地现状,设计构建合理的湿地生态网络,提高其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为此,构建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网络,提高河口湿地食物供给功能和栖息地隐蔽功能,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主体功能的发挥及湿地整体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研究采用地貌学+水动力学+景观生态学结合、野外监测调查+室内分析结合、实测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结合的方法,阐明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大型底栖生物、水生生物及景观类型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明确湿地食物供给功能受限及水文连通阻隔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水文连通为主线,构建并优化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网络,降低/消除障碍因子,优化结构,提升河口湿地食物供给功能,改善栖息地生态环境;构建生态网络功能评估模型,从食物供给、栖息地景观角度评估生态网络的资源环境效应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