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河口湿地水文连通修复技术(2017YFC0505902,2017-2020)
针对河口湿地河道-沟渠水系片段化、人工沟渠及水库泥沙堆积及堤坝建设、近海养殖等人类活动造成的湿地水文受阻、水质恶化等问题,构建河道-沟渠水系网络系统,研发河流-沟渠水系连通性演化模拟技术、潮沟水系重构水文连通的优化技术、咸淡水交汇区消长和优化模拟技术以及径流和潮流的双向调控技术。提升河口淡水、半咸水和咸水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为我国受损河口湿地的水文连通修复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条件。
初步研究结果发现:1. 从景观层次上来说,黄河口湿地水系密度最大的区域是中潮滩;从群落层次上来看,黄河口湿地水系密度最大的区域是柽柳-碱蓬群落和河流坑塘水面。
2. 人为工程(道路/堤坝)对水文连通的阻隔能够深刻影响;3. 通过黄河河道、潮沟和黄河河道牛轭湖水位与流速模拟,发现:黄河主河道近海潮差最大约为1.5m,由近海向内陆,潮差逐渐减小;牛轭湖水位变化在1-0.4m之间,其潮差约为0.6m;潮沟的水位变化在-0.5-0.7m之间,其近海区域的水位变化最大。黄河河道最高流速可达1.2m/s,最低流速为0.3m/s,流速最大处出现在在距离河口约2公里以内的区域;牛轭湖流速变化最小,基本没有变化。
目前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6项(授权1项);获得相关国家项目支持2项。